温馨提示:
1.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,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,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,请放心下载。
2.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,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,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。
3.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,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。
网站客服:QQ 403074932
第七单元2领饮料—8加几的进位加法n教学内容教材第98~100页信息窗2,8加几的进位加法十几及相关练习。n教学提示创设运动会中送水情境,根据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,并通过说一说、圈一圈进一步巩固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进位计算方法8,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意识。信息窗的学习本信息窗呈现了运动会操场一角“分发饮料”的情境。图中信息主要有:一组另8瓶果汁,二组领7瓶果汁;一组领6瓶矿泉水,二组领8瓶矿泉水。借助问题“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果汁?”,引入8加几或几加8的学习。通过信息窗的学习,使学生探究并加掌握“8加几”及相应的“几加8”的口算方法,学会用不同解题策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。教学时,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列出算式,然后通过摆小棒、独立思考找出算法,然后同学之间在互相交流。这里突出的是“凑十法”,要让学生体会这种算法的便捷性。计算时,分大数还是分小数,这里不做统一要求。n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、探索8加几的进位加法的算理,体会凑十法的便捷性。2、掌握8加几(几加8)的计算方法,并正确熟练进行计算;过程与方法1、创设情境通过摆一摆、说一说让学生掌握8加几(不进位)加法。2、运用8加几(几加8)的进位加法知识,解决实际数学问题;3.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合作意识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1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,感知学习数学的快乐。2、经历与他人交流的活动,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,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。n教学重点、难点教学重点:掌握8加几(几加8)的计算方法,并正确熟练进行计算。\n教学难点:掌握8加几(几加8)的计算方法,并正确熟练进行计算。n教学准备教师准备:课件、小棒、计数器学生准备:正方体、小棒。n教学过程(一)新课导入:1、谈话导入一、复习铺垫,激趣启思:1、教师学生共玩拍手儿歌1、9,1、9,好朋友;2、8,2、8,手拉手;3、7,3、7,嘎嘎嘎;4、6,4、6,扭一扭;5、5,5、5,河边走。2、师: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不仅坐姿漂亮,拍手歌也唱得这么响亮。接下来比比看谁的声音最先传到老师耳朵里,为什么看到2,就想到8?3、看到小朋友们这么棒,老师又想出几道口算题考考小朋友们,有信心吗?我们来开列火车小火车开起来,一开开到我这来。投影出示:我是小小神算手9+()=108+()=107+()=106+()=105+()=104+()=1010+5=10+1=10+3=10+8=你会分吗?请你摘苹果:(算对了,苹果就会掉下来)\n2、同学们对上节课学习的9加几的算式掌握的很好,继续创设情境,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,完成报名的,现在运动已没有经正鞥式开始了,有比赛项目的同学正在准备比赛,没有比赛项目在做什么呢?我们看看去。设计意图:借助“有比赛项目的同学正在准备比赛,没有比赛项目在做什么呢?”的情境创设,将对学生集体主义教育融入其中,这样的思想教育自然而然,水到渠成,学生容易接受。(二)探究新知:1、展示情境,提出问题:师:课件展示课本98页的内容,(出示情境图)看:运动会上,各组正在领饮料呢,你发现了哪些信息?根据这些信息,你又提出了哪些数学信息?生:两组一共需要多少瓶果汁?生:两组一共要多少瓶矿泉水?······2、研究问题,指导点拨:1、解决“两组一共要多少瓶果汁?”一组要多少瓶果汁?二组呢?要想知道两组一共多少瓶果汁,应该怎样列式?生:8+77+8结果是多少呢?你是怎样计算的?利用小棒动手摆一摆、说一说,比比谁的方法好。生:把7分成2和5,8+2=10;10+5=15生:把8分成5和3,3+7=10,10+5=15生:9、10、······15······师: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出了结果,真不错,那还有别的方法吗?那谁的方法好呢?为什么?不管用哪种方法,只要能很快的口算出正确的结果就是好方法。\n设计意图:凑十法中究竟究竟将谁凑成十更简便,这要因学生而异,这里将一个离10比较近和一个离10比较远的数进行比较,只是给一般学生提供一个选择,最终将那个数凑成十,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习惯或者熟练程度自己决定。(三)巩固新知:1、解决“两组一共要多少瓶矿泉水?”学生用小棒摆一摆:6+8=摆完后指名说一说2、小练习:你能用凑10法计算下面的题吗?8+3=□8+6=□8+8=□3、找规律:谁来帮帮我?指导学生找出规律:8加几的进位加法,十位写1,个位少2.利用找规律的方法,4、判断对错:对的在()里打√,错的打×,并在□里改正。8+3=11()8+6=13()8+7=16()8+5=13()教师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次序写算式。为了扩大练习量,可灵活增加8加几、9加几的算式。学生可以独立完成,也可以同桌合作完成。5、教科书99页自主练习4题:先独立计算,再进行交流;集体订正6、计算:8+9=8+4=8+7=9+3=9+8=4+8=7+8=3+9=先比较,独立计算汇报交流,集体订正7、教科书100页自主练习7题:独立填写,汇报交流结果,集体订正8、教科书100页自主练习8题:\n两人一共有多少支铅笔?8+8=16(枝)独立完成,汇报交流9.圈一圈:独立完成,集体交流,集体订正设计意图:在前一课的练习中,学生做过类似的题目,因此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,教师可以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。10、算一算:8+2+4=8+2+5=8+2+6=8+6=8+7=8+8=先比较,独立完成,汇报交流,集体订正设计意图: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,让学生掌握8加几(不进位)加法。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,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,为解决问题做了知识、技能、方法、心理等多方面准备。体现了数学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教学,为学生学习以后知识的建构提供了可能,渗透了凭借已有知识、经验解决新问题的方法策略(四)达标反馈1、一看图,我就会列式计算。2、在○里填上“>”“<”或“=”8+6○138+5○138+8○178+7○10+5\n3、放鞭炮:(指名口答,算对了就会鞭炮声声)4、请帮我算一算,好吗?参考答案:1、8+5=138+3=112、>=<=3、1214111613154、8+7=15(元)(五)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?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?生:我知道8加几(不进位)加法的计算方法。生:我也会凑十法。生: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。设计意图:这一环节,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,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,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。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,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,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。(六)布置作业(一)【基础平台】\n(二)【能力检测】1、看谁算得快:8+2+3= 8+2+6= 8+2+7= 9+1+4= 9+1+8= 9+1+7= 2、填空:8+()=118+()=125+()=133、用凑十法计算:8+7=8+8=8+4=(三)【拓展应用】给小动物找家参考答案:(一)【基础平台】8+4=128+5=138+3=11(二)【能力检测】1、看谁算得快:8+2+3=13 8+2+6=16 8+2+7=17 9+1+4=14 9+1+8=18 9+1+7=17 2、填空:8+(3)=118+(4)=125+(8)=133、用凑十法计算:8+7=158+8=168+4=12\n(三)【拓展应用】8+4=125+8=139+7=169+9=18n板书设计2领饮料----8加几的进位加法■教学反思\n8加几是在已学过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.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.难度不大,所以在设计教案时,重点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凑十法迁移到8加几的学习中来,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.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多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,而且要面向全体,达到人人会说,人人都能掌握凑十法的目的.纵观全课的教学设计,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得较好:第一,不在借助直观的学具探索计算方法,而是直接看算式说计算方法,让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。第二,加大了学习内容。本课学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包括除9以外的8加几和7加几……所有类型。也正因为加大了知识量,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,更加难以接受,因此教师要根据本班的情况来安排知识的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