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

更新时间:2020-05-03
类型:doc
大小:640.00 KB
页数:3
下载资料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小学数学试卷 > 人教版数学试卷 > 二年级上册
温馨提示:
1.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,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,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,请放心下载。
2.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,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,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。
3.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,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。
网站客服:QQ 403074932
“奥数库”专业数学网站:免注册,不收费【https://www.aoshuku.com】课题第1课时《统一长度单位》导学案学习目标1、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,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。2、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、比较。3、锻炼观察能力、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,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。重难点学习重点: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。学习难点: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,并形成直观印象。学习过程(一)知识链接1、仿照课本第1页,请你用不同的物体量量书的宽,并记录下来。书的宽大约有()个()长。书的宽大约有()个()长。……2、仿照课本第1页,请你自由测量:用不同的物体量你喜欢的东西(如文具盒、桌子、凳子等),并记录下来。()大约有()个()长。()大约有()个()长。……(二)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一:量数学课本的宽:你想知道我们的数学课本有多宽吗?我们动手来量一量。(1)4人一组,每人从四件物品(1角硬币、曲别针、三角形学具、方木块)中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。(2)量的时候,教师要注意量的方法的指导:开始测量时,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,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。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,要放平摆直。(3)量完后,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,当然量的结果不同。(4)思考: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,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?(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,所以量的结果不同。)(5)然后再让全班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,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,如每组中都有用曲别针量的同学,他们测量的结果都是: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曲别针那么长。这说明什么呢?(由此启发学生想到: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,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。)“奥数库”专业数学网站:免注册,不收费【https://www.aoshuku.com】 “奥数库”专业数学网站:免注册,不收费【https://www.aoshuku.com】学习过程学习活动二:1、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身边不同物体的长度。(1)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、小刀、铅笔、曲别针,等去量桌子、铅笔盒、椅子等物体的长度。(2)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够怎么办?(可以用一个物品,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,看所量长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。)用一个物品进行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?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,量的时候可以作上记号。(3)然后针对测量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。如,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曲别针长,铅笔盒是5把小刀长,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?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,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,而铅笔盒却5把小刀长?(4)让学生体会到: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,它们的长度不同,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。怎样才会避免这种情况呢?2、用同一物品(如方木块学具)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。都用方木块测量数学书的长、宽,还有铅笔的长度,看看结果如何(三)达标测评课本第2页1——3题。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估测的方法。(四)加油站(五)质疑评学1、质疑: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?如果有,请提出来,大家帮你解决。2、评学:(1)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?(2)你最佩服谁(或者哪个小组),为什么?“奥数库”专业数学网站:免注册,不收费【https://www.aoshuku.com】 “奥数库”专业数学网站:免注册,不收费【https://www.aoshuku.com】课外延伸酌情安排有针对性的巩固性或拓展性学习任务,也可以是预习性任务。“奥数库”专业数学网站:免注册,不收费【https://www.aoshuku.com】

网站简介

奥数库(www.aoshuku.com)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,内容涵盖了奥数题、数学题、试卷、课件、知识点、数学公式等,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,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,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。

微信公众号

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,,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。

2016-2021 奥数库-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

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,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,请立即联系403074932@qq.com

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

闽ICP备2021004933号
返回首页下载文档